最近很湊巧的,同時讀了劉墉的「我不是教你詐2--工商社會處世篇」和看了堺雅人所演的「王牌大律師1」,發現它們對一般社會大眾的價值觀有著同樣的嘲諷與挑戰。
在剛踏入社會時,朋友介紹我看這本「我不是教你詐」,但當時還沒飽受社會磨練和一派樂觀的我,資質未開,對這本書沒有很大的興趣,也看不太懂。然而,在社會打滾多年後看了這本書,卻頗有戚戚焉之感,也終於了解劉墉先生為何會在文壇佔有一席之地。
我很喜歡「我不是教你詐」的前言與後記裡的一些話,畫龍點睛的道出了所謂的「人性」以及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。
前言中提到「既然是人,就有著許多糾葛不清的"善惡情懷"。」;
「既然是人,就自私自利,總有把好東西往家裡拿,把好吃的往孩子嘴裡塞的本性。」;
「與其說教大家看清人性的狡詐,不如說教大家認清"什麼是人"。」
後記中結語「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,每個人似乎都成了旅客,當你有一點陌生、有一點外行,或不懂得工作倫理的時候,人們在指導你之前,可能先欺負你。」;
「當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點,卻不加以防範,而吃虧的時候,除了怨那個人,也應該檢討自己。」;
「我不是教你詐,是教你認清人性。不可因為他們的好,忘了他們的壞;不要因為他們的惡,忘了他們的善。」
人性本惡? 或人性本善? 自古以來就不斷地被爭論著,好像我們只能選擇一邊,答案不是圈就是叉,不是善就是惡,不是黑就是白;長大後才開始慢慢體會到這個社會及人性的複雜,以及活在這個世上的難題,不是只有單一解答。
同樣的「王牌大律師」裡,谷美門律師與黛律師(因為欠古美門錢,所以不得不在古美門的律師事務所上班還錢) 代表社會上兩種不同的價值觀。堺雅人誇張的演技,將谷美門律師的貪婪、勢利、巧言令色,討人厭的嘴臉,表現地淋漓盡致;相反的,一直被谷美門譏諷為"晨間劇女主角"的黛律師,則是飾演一個善良,努力,誠實,極力想幫助受害者的"正義"律師。透過古美門,黛律師的單一價值觀,常常變得矛盾與受到挑戰。
戲裡有一個橋段,就完全點出黛律師所謂幫受害人伸張正義的矛盾。
第四集中,黛律師想幫助一位懷孕的媽媽爭取住家的日光照射權( 因為此媽媽家的院子,即將要被對面所蓋起來的大樓,遮住了陽光,這樣她以後的孩子就無法快樂地在院子裡盪鞦韆、曬太陽)。於是,黛律師就覺得承包蓋大樓的建設公司是壞蛋,反而一昧支持與古美門打對台,幫助此媽媽的人權律師。
到了劇情轉折的地方,古美門受不了黛律師如同晨間劇女主角般的單純(或是說白目,不懂人間世事吧),便帶著黛律師看看需要靠建設公司做生意而維生的困苦家庭;古美門指出,需要靠建設公司存活的家庭也不少,若建設公司倒了,這些家庭怎麼辦?頓時,黛律師無語了....(不過,事後證明黛律師又被古美門耍了,因為太單純...XD)
的確,在這個世界上,充滿了人性的矛盾,常常,尤其是身為上班族,整天面對職場人事爭鬥的我們,每天內心都有好多掙扎「今天主管又機車的不分青紅皂白罵人,害我背黑鍋,我到底要據理力爭跟主管衝起來? 還是就吞忍下去?」
我想,可以透過「我不是教你詐」以及「王牌大律師」裡面的句子,來悟出一些面對人性和世間矛盾的處世哲學:
我不是教你詐 ---「當你工作時,哪些立場必須站穩?」
王牌大律師 --- 古美門一直對黛律師說「要搞清楚,我們做律師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想盡辦法幫客戶贏得官司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