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一聽到學佛的同學在班上Line的群組宣傳「打非洲鼓可以紓壓~有益身心健康哦~~」,最喜歡放鬆的我,連課程細節是甚麼都沒搞清楚,就立馬報名了佛學苑的非洲鼓隊。

P_20160612_160751.jpg

第一次去上課,法師一看到我,就帶著有點神秘的表情問說「怎麼是你? 你媽媽怎麼沒來學 ? 」

我整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,狐疑地回說 「我媽是幫我報名啊!」(現在是鬼打牆嗎?)

法師接著笑嘻嘻地說「我看你是全班最年輕的,因為這課主要是給銀髮族參加的.....」

挖哩!這就是沒仔細看簡章的後果。

不過,此佛學苑我也不是第一次來,法師都是很有慈悲心的,只要願意報名參加支持活動,他們通常來者不拒。

拿了鼓上了二樓,大家早已認真的坐在椅子上開始練習起來。因為我第一堂缺課,所以對大家已經可以這麼熟練和專注地打鼓感到佩服。邊坐在椅子上邊打鼓,我不忘偷偷環視一遍全班同學,果然,九成以上都是叔叔阿姨,但幸好還有一兩位跟我年紀差不多的,心裡偷偷想「還好,我還不算突兀」。

開始正式上課,老師先複習一下上次的上課重點。

原來除了非洲,在很多國家都有不同形式的非洲音樂,區域包含加勒比海(例如古巴)、中美洲、南美洲(巴西)、美國、歐洲、甚至台灣等等,每個地方的音樂風格和所使用的樂器也不太一樣。這次我們要學的是西非埃維族的鼓樂,節奏群有爸爸Sogo、媽媽Kidi和小孩Kaguam三個節奏以及雙鐵鈴、搖鈴、指揮鼓。不但符合人體韻律,還能夠凝聚團體意識,並且強健體魄,是很適合社群的團體活動,重點是很容易學。(哇....我從來不知道打鼓有這麼多好處)

老師又進一步解釋,「 鼓聲是一種最原始,同時也最具震撼力的音樂,因為從小當我們在母親體內時透過心臟的節拍,就已熟悉這咚咚作響的節奏聲,打鼓不但可以刺激手掌兩百多條的末梢神經,也可以提升記憶和訓練腦力

原來如此,難怪我打鼓時感覺很舒服,有一種將心中的阿雜都發洩出來的爽快。至於提升記憶力和腦力,我可能要常常打鼓才能有所體會,如果真的有幫助,那我可以省很多錢買銀杏,也不用怕老人癡呆了,呵呵.......

簡單的複習一下之後,老師開始帶著我們用不同的節奏打鼓。老師強調"聽聲音"比用眼睛看自己怎麼打來得重要,要用感覺的,而且全身要放鬆。

關於這一點,本小姐我每次去按摩,都被按摩師傅告誡說筋骨太緊了,想說今天該不會連音樂老師都說我太緊了吧,果然,眼尖的老師看到我用僵硬的雙手拍著鼓皮,馬上叫我「放鬆 放鬆」,只能說老師你果然很專業......全身放鬆真的對我這個長期筋骨僵硬的人來說頗難的,放空我比較會........

從拿到鼓開始我就覺得這鼓皮到底是甚麼做的,經老師一說才知道鼓皮是油畫布,鼓身是紙板。這是老師響應環保所研發出來的鼓。(恩!環保再生利用的理念我支持)

雖然是簡單廢棄的材質所做出來的非洲鼓,但大家一起專注熱情的打鼓,打擊出來的鼓聲還是非常有震撼力的。

 

 

打鼓練習了一小時後,接著是畫畫時間---就是"畫"出自己的鼓。

P_20160612_171245.jpg

同學們絞盡腦汁開始在自己的鼓上作畫

 

P_20160612_174445.jpg

本人的大作

 

這次教非洲鼓的陳老師很專業,不但音樂知識豐富,授課表達口條清楚,尤其能很快察覺到每個同學的問題,立即提出指正幫忙改進,是一個細心及有經驗的老師。

老師說我們回家要多練習,身體就會越來越懂得放鬆,左右兩手打擊的力度也會慢慢一致,打鼓最重要是享受以及去感覺,還有要用聽的不是用看的哦!

總之,對我而言,練習放鬆很重要,期待下堂課不要又被點名,哈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*授課老師:陳碧燕,芝加哥大學音樂博士,曾在成功大學和南藝大任教,也是蘇澳銀髮中心非洲鼓隊創辦人。

*課程提供: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 印儀學苑

         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 (捷運忠孝新生站 2號/5號出口,步行約10分鐘)

         電話:(02)2394-6800  / 官網:http://yinyi.gaya.org.tw/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身心靈關懷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芃伶's樂生活 的頭像
    芃伶's樂生活

    芃伶's樂生活

    芃伶's樂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